全民反诈,你我同行。为切实保障广老员工财产安全,增强广老员工对电信诈骗的识别和应对能力,2023年12月14日,公司开展“护航青春‘警’防有诈”主题团会活动,全体22级23级同学参加活动。
会上,各班团支书结合近期实例分享了“网络刷单”等多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段,告诫大家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,增加安全防范意识,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,提高防诈骗意识。
此外,各班分别组织同学们观看防诈骗专题微电影,通过新颖形式增强同学们的防范意识,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新型网络诈骗的严重危害。
会后,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今后将进一步提高自身防诈骗安全意识,积极宣传防诈骗手段,杜绝“贪婪之心”,克服“恐惧之心”,放弃“好奇之心”,警惕“麻痹之心”。
此次主题团会的召开,使同学们了解了各种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,提高了对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,增强了对诈骗的防范意识,帮助同学们理性应对诈骗情况,保护自身利益。
隐藏在老员工生活中的骗局
01
网络兼职刷单诈骗: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,网上购物十分流行,有些商家会雇佣“水军”进行刷单,提高销量和店铺的信誉,不少员工萌生了“刷单”兼职的想法。犯罪分子抓住机会,以提供“网络兼职刷单”为名,利用人们急于寻求兼职且贪图小利的心理,通过QQ、微信、微博等即时聊天工具实施诈骗。因此,更需要同学们提高防诈骗意识,切勿落入“刷单网”。
02
虚构中奖:
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。一旦用户拨打 “兑奖热线”,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“个人所得税”“公证费”“转账手续费”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。
03
兼职受骗:
不法分子以招聘业务员为名,发布虚假广告信息,一旦与其联系,便以收取“介绍费、培训费”等为由实施诈骗。宝子们记住!先收钱的兼职一律快跑!
04
假公众号:
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微信:“您好,添加微信公众号xx,就可以免费领xxx!”信以为真添加了,还按照系统提示完成了一系列操作,随后,公众号内的信息提示,需要提交手机验证码,然后钱全没了,切记!手机验证码切勿告知他人!
05
网上交友诈骗:
一般都是通过网上添加的好友,聊天后熟悉并成为好朋友或者变成恋爱关系,善于利用花言巧语蒙蔽受害人的理智,再编造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。对于网络交友,要谨慎处理,不可意气用事!
06
虚假广告:
骗子在校园内张贴虚假小广告招聘兼职,骗取员工押金、保证金等。那些宣称门槛低但又赚钱很快的工作,往往都是诈骗。
07
生人求扫二维码诈骗:
遇到有人说老员工创业做兼职求你帮忙扫个码,是不是觉得很简单?但扫码之后可能会发生微信号被盗、手机中病毒,金钱流失等情况。
防诈骗小技巧
1、保护个人信息
不轻信他人,不贪图小利,绝不出售、转让、出租、出借或购买银行卡、支付账户等,若发现以上行为,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。
2、不轻信别人
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,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。
3、不透露密码
为银行卡、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,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其他形式动态密码。
4、确认信息核实无误
接到熟人发送的转账请求,或询问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时,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,避免在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。
陌生电话要警惕,可疑短信需注意;
中奖退税送便宜,哄你汇钱是目的;
暴利理财和投资,多是骗局莫搭理;
刷卡消费欠话费,细分真伪辨猫腻;
任凭骗术千万变,我自心中有主意;
不理不信不汇款,小心谨慎防万一。